《永城执政实录2015》范文发布时间:2016-2-14 17:17:54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894
履职尽责 勇创一流 竭力提升资政育人新水平 ——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
一、工作概述 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1983年成立,在永城市委主楼6楼办公,现有编制内工作人员8人、其他工作人员3人,其中科级干部4人。 2015年,该办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永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主管领导的直接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征集党史资料,积极转化党史研究成果,强化党史宣教功能,提升党史工作影响力,为“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永城”提供了全方位服务。 (一)党史资料征编工作成果丰硕 1、于1月编辑出版《图说·永城2014》一书。为了全面反映2015年永城市重大工作场景和重要发展片段,该书用图片附说明的方式,以时间发展顺序为主线,更加直观地介绍了永城市2014年各项重点工作实施情况,为全市上下和外部全面了解永城市2014年工作情况提供了图文并茂的参考资料,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极高的评价,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2、4月9日,编辑出版《中共永城历史大事记》第四卷,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该书以事件发生时间为顺序,重点收录了2007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永城市发生的大事要事,并收录了部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莅临永城指导工作的照片,全书共50万字,丰富、翔实的内容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永城大事件,是一部了解永城、宣传永城的重要工具书。 3、于6月编辑出版了《永城执政实录》一书。该书共80万字,图文并茂,特色鲜明,共分执政纪实(领导关怀、重要活动、友好交流、主要会议、重要讲话、重要决议),外媒聚焦,重要奖项,工作实录,文件选辑五篇,并以时间为顺序,重点录入了2014年全市广大干群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务实重干的工作场景,以及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业绩。该书的出版旨在让读者通过该书了解永城市的发展轨迹,进一步为永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4、于7月编辑出版了老干部回忆录《风雨岁月》一书。该书,文字7万字,图片40余幅。该书的出版,为促进永城市老同志积极撰写革命回忆录提供了参考范本,将对《中共永城党史》二、三卷的撰写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5、于12月编辑出版了《曲折探索——中国共产党永城县历史》(1949—1978)一书。该书共4编16章53万字,插图100余幅。通过阅读该书,从中可使读者对1949至1978年29年间,永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历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激发人们以更加坚实的脚步,全身心投入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热情,不断创造辉煌的业绩。 6、8月,制作完成了抗战题材电视片《不能忘记的纪念》2集,并在永城市电视台播放一个月。 (二)党史宣传教育活动有序开展 1、3月至8月,开展了党史资料下基层活动,先后向全市29个乡镇的中小学赠送党史书籍价值12万元。 2、4月、7月、9月,与市委宣传部、组织部、民政局联合,开展了多次革命烈士凭吊活动。 3、5至7月,与市委办公室联合举办了永城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党史知识竞赛。 4、8月至11月,在《今日永城》日报上开设了纪念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专栏《前辈的抗战》。 5、7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党史业务培训班。 6、先后在全省《改革开放实录》专题座谈会和抗日战争专题论文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7、改版了有21个大栏目的《永城历史网》,目前点击率已经成为永城市范围内受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官方网站之一。 8、开展了《中共永城历史》二卷的座谈、调研活动,为该书出版奠定了基础。 9、7月,举办了抗日战争题材大型图片展览。 10、为中心小学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举办党史知识讲座40多场次。 11、全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网发表信息6条,在河南党史网发表信息11条,在地方新闻媒体发表信息33条、专栏文章20篇。 12、全年在《今日永城》日报和《中共永城历史网》上开设了《永城党史纵览》专栏,每周1—2期。 13、对8处中共永城党史教育基地进行了命名。 (三)省、市交办的工作卓有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三严三实”活动。为使此项工作达到良好效果,我们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和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制定了整改方案,查摆了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完成了市委部署的各项活动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室人员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宗旨意识进一步巩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改善,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是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卫生城”创建工作。期间,根据永城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办人员全力以赴投入的创建一线,对承包区进行全方位美化,及时高质量的完成了文明、卫生城创建任务。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市委办公室一道,开展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目前进展较为顺利。 三是及时高标准完成了省委党史研究室布置的各项任务。全年向省委党史研究室上报大事记辞条300余条。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要求,完成了4篇党史文章的撰写上报任务。 (四)自身素质建设持续加强 1、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有关政策和会议精神,树立了大局意识和精品意识,与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永城市委工作要求保持了高度一致。 2、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人诚实,做事谨慎,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坚持做到工作向前赶、风头向后缩,安心于陋室,守得住清苦。 3、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用党章党纪约束每一个人的思想,用为民服务的宗旨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正确引导大家换位思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他人。 4、根据单位人员年龄、性格、特点的不同,要求大家多沟通、交流,做到工作上相互帮助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照顾,创造和保持了一个心情舒畅、精诚合作的团队氛围,形成了团结向上的和谐单位环境。 二、主要工作做法 1、工作超前谋划。近几年来,永城市党史编研题材较多,随着出版成果的增多,党史资源的挖掘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及时调整工作规划,采取新旧结合、长短结合、内外联合等多种方法,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和研究领域。对一些党史重大题材作品,我们提前布局,广泛搜集丰富有关资料,及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有力的推动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2、及时征得组织支持。作为一个地方党史的研究部门,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仅靠部门努力是远远不能达到工作要求的,为此,我们在工作推动的关键时候,经常把工作思路和实施办法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委主管领导汇报,及时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使工作落实时难度显著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及时把党史成果转化为社会动力。只要党史出版物面世以后,我们都及时向市委领导汇报赠阅事宜,并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全市发布一个信息,多方鼓励社会各界踊跃到党史办公室借阅党史图书。同时,还针对有关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党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送书活动。 4、搞好多方合作。为了有力地推进党史工作,我们十分注重与本地有关部门的合作,积极征得他们的支持。如在党史宣教方面,我们经常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教育局、老干部局、民政局、共青团市委等单位联合,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史知识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多次到老干部家里调访和赠阅党史图书,与民政部门一起把红色景点的布局、规划、建设、利用纳入党史日常工作范畴,以此推动党史工作成为服务市委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注重与外地党史部门搞好业务交流。我们先后与徐州、淮北、宿州、亳州、涡阳、商丘、平顶山、南阳和新四军研究会北京、淮北、江苏分会等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经常相互帮助查阅资料、互通编研信息、交流党史作品、交流互访、互相专题座谈等,努力吸收他们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推进资源共享,有力的推进了永城党史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大事记 1月,出版《图说·永城2014》画册,图片500幅。 3月至8月,开展了党史资料下基层活动,先后向全市29个乡镇的中小学赠送党史书籍价值12万元。 4月,编辑出版《中共永城历史大事记2007.1—2015.3》第四卷,50万字。 4月、7月、9月,参与组织开展了多次革命烈士凭吊活动。 5至7月,与市委办公室联合举办了永城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党史知识竞赛。 6月10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路海江、研究一处处长张守四等一行4人来永,就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调研。 6月,编辑出版了《永城执政实录2014》,该书共80万字。 6月,对8处中共永城党史教育基地进行了命名。 7月,编辑出版了老干部回忆录《风雨岁月》,文字7万字,图片40余幅。 8月至11月,在《今日永城》日报上开设了纪念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专栏《前辈的抗战》。 8月,与市电视台合作完成了抗战题材电视片《不能忘记的纪念》2集,并在永城市电视台播放一个月。 12月8日至9日,在为期两天的全省党史业务培训会上,该办主任张亚魁向全体学员作典型发言。 12月,编辑出版了《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永城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共4编16章53万字,插图100余幅。 四、获奖情况 全省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党史大事记年编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党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习党的历史,践行群众路线”网络学习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 五、领导成员 主 任 张亚魁 副主任 王卫强 (供稿:张宁 13837055810)
9月30日上午9时,上午全市10多个革命纪念地参加公祭活动者达2万余人
6月10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路海江、研究一处处长张守四等一行4人来永调研
12月9日,在全省党史业务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
(责编:管理员)
中共永城市委办公室主办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承办 永城历史研究会协办 电话:0370—2718365 邮箱:yclsw163@163.com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2012 by ycls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6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