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城市地方历史“十二五”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2014-3-18 14:23:3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753
2010年7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分别做重要讲话,着重阐述了党史工作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全国党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明确指出了最近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为了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重视,中共中央下发了[2010]10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随后,中共河南省委、中共商丘市委也相继下发了有关文件,分别强调了抓好党史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落实上级有关党史工作精神,结合永城市实际,特制订《中共永城市地方历史“十二五”工作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共永城市地方历史主要编辑出版计划
(一)中共永城地方党史类书籍的编辑出版计划
1、2011年,编辑出版《光辉历程》。该书全面展示永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走过艰苦沧桑的岁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真实记载永城90年间的发展历程。该书约85万字。
2、2012年,编辑出版《图说.永城2012》。
3、2012年,编辑出版《新永城新辉煌(1997.01—2011.05)》。2011年永城撤县设市已15周年,为全面回顾永城设市15年间全市各条战线所取得的辉煌业绩,计划2012年出版一本图文并茂的永城设市15年书籍,暂命名为《新永城新辉煌(1997—2011)》。该书计划86万字。
4、2012年,编辑出版《永城红色记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该书把永城地区在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时期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典故,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每个精彩历史片段表现出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增强新时期的青少年对永城曾经的艰苦岁月的认识。该书计划30万字。
5、2012年,编辑出版纪事题材《永城百年纪事(1912—2012)》。为了丰富永城历史资料,挖掘永城地区100年间社会发展的沧桑变化历程,全面记录每一个重要历史瞬间,计划2013年编辑出版《永城百年纪事(1912—2012)》。该书计划80万字。
6、2013年,编辑出版《中共永城组织发展史(1987—2013)》。计划90万字。
7、2013年,编辑出版《图说.永城2013》。
8、2013年,编辑出版《决战陈官庄》,90万字。
9、2014年,编辑出版《历史的见证》。主要收录1921年以来,永城范围内的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地、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纪念标志物形成的历史、现状和作用发挥情况,抗日战争时期永城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数据、表格、记录、历史回放,以及有关的发展过程等。该书计划35万字。
10、2014年,出版《中共永城地方党史(第一卷1921—1949)》、《中共永城地方党史(第二卷1949—1978)》。按照中共中央2010年7月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2010】10号文件统一部署:“到2012年,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必须如期编写地方党史第一卷(1921—1949)、第二卷(1949—1978)和整理党史第三卷(1979—2010),并上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查批准后方可出版”的要求,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要积极调访老同志,查阅历史档案资料,搜集有关历史照片,组织编写永城党史,形成《中共永城地方党史(第一卷1921—1949)、《中共永城地方党史(第二卷1949—1978)》,并报请上级党史部门审核、批准后付印。该书计划50万字。
11、2015年,编辑出版《浴血永城》。该书计划40万字。
12、2015年,编辑出版《图说.永城2015》。
13、2015年,编辑出版《回眸永城“十二五”》。
(二)永城地方史志类书籍的编辑出版计划
随着机构改革步伐的加快,地方志和党史部门将逐步合并。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党史部门要逐步融入地方史志范畴,参与史志类书籍的编辑出版。
1、2014年,编辑出版《永城历代名人志》。永城人杰地灵,历史文化荟萃、名人辈出,在中华大地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辉。永城历代名人为丰富中华5000年文明史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记录永城历代名人的风采,计划搜集整理出版《永城历代名人志》。计划70万字。
2、2014年,编辑出版《永城通史》。永城有5000年的历史和厚重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编辑一本地方历史工具书,对永城人了解、宣传、传承永城地方历史意义深远。目前,永城各类历史题材书籍层出不穷,但大多历史考证依据经不起推敲,以讹传讹的历史片段充斥永城。因此,尽快编辑出版一本具有代表官方意志的永城正史很有必要。该书将以全国范围内现有正史资料为佐证,借鉴外地现有的成熟成果,深入挖掘地方记载历史资源,通过有关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集各方研究成果,编辑出版正本《永城通史》。该书计划40万字。
3、2014年,抢救性校勘、编辑、出版《明.嘉靖.永城县志》。
4、2015年,编辑出版《永城移民史》。永城地区在历史上备受大自然、瘟疫、战争等危害,百业凋蔽,人口锐减。(如明朝最萧条时,辖区内人口仅5000余人。)为了有利于休养生息,自汉代就开始向永城移民,唐代以后移民数量不断加大。特别是明朝建立以后的百余年间,为确保中原腹地的永城尽快得到休养生息和有利于人口繁衍,迁入永城的各地移民总量急剧增加。经过反反复复的迁入迁出,到目前,永城原住民已经基本消失。为了全面记载永城移民历史,以家谱为主线,经过搜集、挖掘、整理,然后,编辑出版一本系统的《永城移民史》,对传承地方人文和民俗发展历史,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该书计划30万字。
二、积极开展党史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1、要按照中央、省委、商丘市委的要求,在我市广泛深入系统地开展党史学习活动。要会同组织、宣传等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把中共党史和永城党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参观党史教育基地、党校培训、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增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经验的积极性,使党性观念、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全市各级党委要把党史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党建内容,每年组织一次党史知识测试,切实增强党员及领导干部学习党史的自觉性。
2、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积极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服务。进一步加强与党校、行政学校的沟通协调,认真做好党史图书和影视作品的审读审看工作。要积极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审读审看有关涉及永城党史重大题材的图书文章,协助审查有关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理论文献片等,严格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此外,还要会同组织、宣传部门,采取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党史知识竞赛、党史展览、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史教育进基层,在全市形成关心党史、学习党史、宣传党史的浓厚氛围。
三、注重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工作
1、注重国家级党史基地命名工作。力争把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烈士陵园由河南省党史教育基地升格为国家级党史教育基地,争取把李寨麻冢集新四军抗大四分校和永城市烈士陵园命名为河南省党史教育基地,把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革命纪念地命名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
2、对全市范围内的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充实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应用效率。
四、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的普查保护利用和纪念场馆建设。
党史遗址以及有关文物资料,是中华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党史遗址丰富,由党史办公室牵头,认真做好全市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摸清全市革命遗址底数,注意征集党史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妥善留存、整理和开发、传播、利用。
五、协调推进永城党史工作的科学发展
1、积极赢得各级党委的理解、帮助和支持。党史部门和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为大局、为现实服务的思想,紧紧围绕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进行课题立项,不断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定期向同级党委和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及时反映工作中的困难和难题;自觉地将党史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党史资政育人功能。
2、加强党史横向联系与交流,促进党史工作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兄弟县市党史部门的联系,交流工作信息,学习先进经验,开展课题合作;加大与有关部门、单位及专业工作者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努力推动永城党史工作的协调发展。
3、以“中共永城市党史工作委员会”为平台,以市委党史办公室为办事机构,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发挥党史工作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打造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的新永城和推进永城市科学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责编: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