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英

发布时间:2014-3-19 14:52:00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515

    李春英(1904~1985),永城县马桥镇马桥集南街人。幼年丧父, 母亲改嫁。她和妹妹被三叔收养。11岁当童养媳。17岁结婚。第二年丈夫患霍乱病身亡。后又改嫁到马桥北寺东张庄与刘玉坤结婚。刘家弟兄3人,有破草房5间,地不足10亩。一家人靠打长工、讨饭度日。

    1939年1月,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永城书案店一带,开辟以永城为中心的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李春英通过党的教育,提高了阶级觉悟,她在本村第一个解掉了裹脚布。她带领巴方、刘海芳在周围十几个村庄走家串户,动员妇女扔掉臭裹脚布,参加妇救会。随后各村妇救会普遍成立,李春英被推选为乡妇救会主任。1939年冬,李春英动员丈夫刘玉坤参加了新四军。1940年春,又送16岁长子刘成金参了军。次年4月6日,在永南万楼阻击顽军的战斗中,刘成金英勇捐躯。第二天,李春英和丈夫用独轮车把孩子推回家,掩埋在张庄东地。

    1941年5月,新四军第4师奉命转移至津浦路东。永城县又沦于日军铁蹄蹂躏之下。汉奸、伪保长曾多次到张庄捕捉李春英。她就领着3个孩子趁夜跑到县北火神店,以纺花、要饭过活。刘玉坤化装成老百姓每隔几个月来看看她们。春英就把侦察到的敌情告诉丈夫,汇报给首长。1944年8月,新四军第4师返回豫皖苏。李春英立即带领孩子返回家乡。她家成了黄口区政府人员经常驻扎的地方。

    1946年5月下旬,雪涡县贯彻中共中央“五四”指示,开展反奸清算土改运动。李春英被推选为乡贫农团团长,她带领贫苦农民向当地恶霸地主展开了面对面的说理斗争。先后斗争了本村大地主张继梦、甘城庙杨海涛、张双楼张东海、大蒋庄蒋来宾,退租分浮财。从而发动了群众,大长了贫苦农民的志气。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向豫东大举进攻。逃亡地主组成还乡团尾随其后,一齐反扑过来,进行疯狂的阶级报复,残酷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李春英到处侦察敌情,及时向区县领导汇报。她家成为雪涡县的联络站。区长刘茵在作战中牺牲。保安团将其头颅割掉挂在树上“示众”。李春英晚上领着贫农团员七八人,到王园村把刘茵的头颅取下,和身子连在一起埋葬。黄口区队队员刘玉萍领着十几个人找到李春英,要求把藏在她家的布匹、文件带走。春英怀疑刘玉萍可能叛变了,就否认“从来就没放在我家任何东西?” 刘玉萍就领着国民党书案乡大队长王洪斋抓走了李春英,严刑拷打,立逼她交出新四军藏的东西。李春英始终没有承认。民主区政府通过关系给王洪斋送去500公斤小麦,保出了李春英,并连夜将物资、文件转移。不久,黄口区政府又把多余的枪支弹药和棉布隐藏在李春英家。

    1946年11月,刘玉坤在温油坊被蒋军抓住,受尽酷刑,撞碑而死。11月底,李春英在涡北鸭子营被涡阳县丹城集保安团逮捕。保安团头子杨玉波在老天庄设宴请她。她不为所诱。杨就令人往她嘴里灌酒,让她坐老虎凳,右脚5个脚趾被别断,昏死过去。再给她灌麦糠水、辣椒水。晚上,李春英在剧烈的疼痛中苏醒过来。她摸索到墙边,从出水口爬了出来。一路爬行,到了她原来的婆母家。隐藏了一天,天黑就找部队去了。在商丘县东部找到了区长,然后取回了那批物资。 在淮海战役支前中,组织妇女做军鞋、磨面粉,全力以赴支援前线,被评为支前模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春英参加扫盲班识字学习。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春英又把16岁的小儿子刘成汉送去参加志愿军。1953年初,李春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她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革命老根据地人民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65年底,她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全国人大第三次代表大会。1985年2月19日18时,李春英逝世,享年81岁。中共永城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在寺东张庄召开了李春英同志追悼大会,上千名群众为这位对革命贡献终生的平民百姓送葬。

(责编:管理员)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