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济民发布时间:2014-3-19 15:49:57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5698
阎济民(1921~2010),永城市芒山镇磨山村人,生于1921年农历九月九日。1929年在唐山初小读书,1934年考入砀山县唐寨完小, 1936 年考入永城师范,1938年5月日军侵占永城,回乡种田。1939 年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永城,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积极响应新四军的号召,在家乡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永城六区民运组长,不久任五区组织委员,发展党员,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日军疯狂扫荡豫皖苏边区,新四军内部又发生“耿吴刘”叛变事件,为保存抗日有生力量,缓和紧张局势,1941年5 月新四军四师主动进行占略大转移,撤到津浦路东,他随主力部队到路东,先后任泗阳县介集、屠园区区委书记、县委民运部、组织部部长,与四师一道参与新的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1944年随四师回师津浦路西,收复永城抗日根据地,相继任永城县雨亭区区委书记、县委民运部部长兼县农会主任。1946年,国民党新五军突然对豫皖苏解放区大举进攻,他随八分区主力部队就地坚持斗争,领导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46年12月任雪枫县委副书记兼县农会主任,领导农民大力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斗地主,分田地,并率领地方武装与国民党地主还乡团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反扫荡、反清剿,进行你死我活的拉锯战争,最终粉碎了敌人破坏土改的阴谋,将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和房子、耕牛、财物,更加积极支援革命战争。1947年11月,豫皖苏三地委将其调任宿蒙县委书记,巩固和建议这块新开辟的根据地。1948年豫皖苏分局调其任实验组组长,研究农村政策。1949年元月淮海战役结束后,调任淮阳地委组织部部长。不久河南省委成立,被调入河南省委组织部任组织处处长,后相继任干部处处长、部办公室主任、团省委书记等职。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曾参与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统购统销等运动,配合省委做好农民和青年工作。 1954年,国家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阎济民被调参加国家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的洛阳轴承厂的建设工作,先后任基建副厂长、生产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厂党委书记兼厂长、 中国轴承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1970年调机械工业部工作,相继任汽车轴承局局长、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8年调任六机部副部长。1979年调任河南省革委会副主任兼洛阳市委书记。1980年被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为副省长,主管工业。1985年,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干部要新老交替的精神,从省政府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参加政协,做统战工作,先后任省政协副主任、主席。从事政协工作的8年中,团结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服从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发挥政协人才集中、知识密集的优势与政协职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真正做到工作尽心尽职,处处到位而不越位。1994年,从省政协主席的岗位上离职休养。 (责编:管理员)
中共永城市委办公室主办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承办 永城历史研究会协办 电话:0370—2718365 邮箱:yclsw163@163.com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2012 by ycls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6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