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石刻发布时间:2014-3-27 8:58:17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4881
文庙亦称夫子庙。据史料记载:此庙始建于宋代,明末曾遭兵焚,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十年、咸丰十年(1860年)和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数次对文庙进行重。 文庙坐北面南,由大成殿、东西配房和大成门组成。大成门檐下两石柱正面阴刻楹联一副:“宫墙数仞不得其门终外望,砥平直矢能由是路即中行。”进人大成门,院内两株古柏和三通石碑分立两边。一为康熙二十八年孔子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孔毓圻撰文的《夫子庙碑记》,一为康熙三十年县令周正纪撰文的《夫子崖碑记》和乾隆十五年(1750年)孔子第七十一代孙孔昭焕撰文的《勒石碑记》,西边的柏树斜倚石 碑,形成了“柏抱碑”的景观,东边的一棵柏树在清朝捻军与清军战于芒砀山时曾遭火烧,但仍枝叶繁茂。石碑与古柏之间有青石台阶,雕有云龙。拾级而上,对面是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问,硬山灰瓦顶,门前为卷棚式走廊,廊下四石柱擎檐,石柱正面阴刻楷书,为清代知县陈梦莲题的楹联:“德配天地惰高明博厚之大,近圣人居若此其甚;道冠古今统二帝三王之傅,中天下立无得而蝓。”当地村民回忆,大成殿内塑有孔子及四配塑像,东西厢房有七十二贤泥塑像,可惜在文革期间被破坏殆尽。为使古迹不致湮灭,二oo二年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对文庙进行了维修,大成殿内重新雕塑了孔子及四配塑像,在东西庑房也已着手雕塑七十二贤塑像。 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备受世人尊敬,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1982年12月,日本著名学者井上靖先生来芒砀山考察孔子的行踪,对孔子停车避雨的山崖多次竖起大拇指表示钦佩。
(责编:管理员)
中共永城市委办公室主办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承办 永城历史研究会协办 电话:0370—2718365 邮箱:yclsw163@163.com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2012 by ycls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6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