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梁孝王陵

发布时间:2014-3-27 9:00:39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9668

据史籍记载,西汉梁国始建于汉五年(前220年),《汉书·地理志》:“梁国,故秦砀郡,高帝五年为梁国”。该国最盛时,“北界泰山,西至高阳(今河南省杞县)得大县四十余城。”历经13代,存207年,共12王,从第四代梁孝王刘武始可能全部葬于芒砀山,加之王后嫔妃文武大臣该有多少地下宫殿现在尚不完全清楚。现除主峰未发现外,已查明的汉代梁国王陵有保安山梁孝王墓、柿园壁画墓、夫子山一、二号墓、铁角山一、二号汉墓、僖山金缕玉衣墓、王后墓、黄土山一、二号汉墓、西黄土山一、二号汉墓(即前窑汉墓)、南山汉墓和保安山北峰梁孝王王后墓共8处14座。汉墓群已于1989年12月29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已查明的芒砀山汉代梁国14座陵墓和北京天寿山明代十三陵同属地下宫殿。但是它们在建筑艺术、丧葬制度和考古价值等方面又各具特色。

首先明十三陵和汉梁国十四陵工程都宏伟艰巨令人叹为观止,明十三陵是以开山砌石而成,它尽可用火药轰山营造;汉梁国王陵远在火药发明之前,只能用人工一锤一钎凿石穿山,孰难孰易不言而喻。

再者汉代梁王和明代皇帝们生前奢侈腐化压榨人民群众,死后又都梦想继续过天堂般的生活,故不惜重金装饰自身安排归宿之地宫。两地墓室的陪葬品都极为丰富,但芒砀山汉代梁国王室陵墓群不仅出土的文物时代早,数量多,而且学术考古价值高。早在1971年12月保安山北侧汉墓发现一套金缕玉衣,玉片用精美金丝串结,可惜被人乱抓散失太多没能复原。1986年夏僖山汉墓出土了一套基本完整的金缕玉衣被列为国宝。1989年,前窑汉墓发现比较粗糙的玉衣片。另外夫子山一、二号汉墓附近群众还拾到很多玉衣片。梁孝王墓,据史书记载珠宝玉器就达数万斤,但被曹操盗取用作军饷。梁孝王王后墓仅车马坑一次就出土珍贵文物鎏金铜车马器等近2000件。柿园汉墓除被专家认定的国宝——巨幅彩绘壁画外,尚有陶器、225万枚铜钱、车马器和兵器等万余件文物出土。夫子山一号汉墓还未来得及发掘仪因开山打石就已经出土20余件陶俑、50余件车马器和金狮头、金羊头等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保安山北侧土穴汉墓出土的一面彩绘青铜镜仅存八分之一强,但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学勤教授鉴定为全国最大的彩绘青铜镜之一。除上述珍品外,现在尚未来得及发掘而已有线索的夫子山二号汉墓,铁角山一、二号汉墓和黄土山等处汉墓又有多少珍贵文物实在难以估计。虽然汉代梁国王陵多被盗,但仅从数万件珍贵出土文物看,所有汉代文物芒砀山都应有尽有了。众多文物的出土,为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实物资料。

对于芒砀山汉代梁国王室陵墓群,党和国家非常重视。1990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批示国家文物局要认真加以保护。翌年该局先后两次组团来芒砀山考察。其中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冯其庸教授、维修西藏布达拉宫的总工程师姜怀英、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等。他们面对如此宏伟的汉代梁国王室陵墓群及其出土文物赞不绝口,一致给予很高的评价。1991年7月13日,国家文物局下达的文物字第531号文件《关于永城芒砀山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永城县芒砀山为汉代梁国王室陵墓所在地。从已掌握的资料看,墓地规模宏大、墓室结构复杂,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大型石室陵墓群,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责编:管理员)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