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记忆发布时间:2014-5-12 17:34:19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7597
永恒的记忆
——耿、吴、刘叛变事件发生73年祭
张亚魁
永城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革命浪潮波及永城,县城各校爱国师生开始觉醒。1927年1月,蒋一峰在县城第一高等小学成立了中共永城支部。1928年3月,中共永城县委员会成立。1938年5月初,日军在地方武装的抵抗中相继占据永城,鲁雨亭成立了湖西抗日游击队,拉开了永城人民抗日救亡的序幕,旧军人出身的刘子仁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之一。1939年1月19日,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永城,4月中共永城县委成立。8月底,鲁雨亭游击队加入新四军,到年底,该部发展到2997人,成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的重要力量。 1940年春,鲁雨亭率领一总队坚决狠狠的打击敌人,使日伪军遭到重创。4月1日,3000余日军对鲁雨亭部实施围剿,在日伪军受到沉重打击的同时,被包围于李黒楼的一总队长鲁雨亭等一百余名新四军官兵不幸殉国,副总队长刘子仁继任总队长。6月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新兴集举行“五卅”15周年纪念大会时,被2000余日军包围,一总队长临危受命,主要负责掩护新四军游击支队主力突围,给日军以极大杀伤,但一总队长也损失较重。由于一总队连续作战,部队减员较多,不久,一总队由旅级缩编为团级,刘子仁继任团长。 1940年8月,随着日伪顽的三面夹击,新组建后的八路军第四纵队决定,将第三总队和萧县抗敌总队各一部,改编为特务团进军淮上,原总队长耿蕴斋调豫皖苏边区任保安司令,耿对此决定极为不满,认为这是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夺了他的兵权。11月下旬,耿蕴斋擅自带警卫连离开司令部驻地——涡北大王庄,回到家乡萧县随六旅副旅长兼十八团团长吴信容部活动。 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委员会在淮上获悉耿、吴擅自接近后,恐其图谋不轨,遂派边区党委组织部长周季方前往调查。党政军委员会主席彭雪枫听了周的调查报告后,立即将情况电告中共中央,中央复电作了指示。接着,党政军委员会作出处理耿、吴的方案,规劝耿回司令部,如耿不听劝告,必要时以刘子仁的十七团协助处理。刘子仁接受党政军委员会密令后,当面表示坚决执行,暗中却密告耿、吴,并于12月9日与耿、吴在磨山自己家里密谋了一天一夜。 路南地委书记李忠道,奉命去做耿、吴的工作无效,党政军委员会决定派边区党委书记吴芝圃前往萧县处理耿、吴问题。 12月11日深夜,早有异心的刘子仁在芒砀山东北张庄召开二营和特务连排以上地方干部会议,他煽动大家说:“我们不能受外地干部的气,我们要人不离枪、枪不离乡,不能跟他们去路东”,并提出了“打蛮子”的口号。午夜后,刘又在王楼召集其亲信、特务连长朱世华等10余人的会议,具体布置逮捕外来党员干部的行动计划。与此同时,吴信容在张三座楼也向其部提出“叛军不叛党”的口号,决定翌日晨动手逮捕外来党员干部。 12日凌晨4时许,刘子仁和吴信容分别在两地开始大逮捕。在永城芒砀山东北隅王楼,十七团特务连连长朱世华带领一伙人首先闯进政委蔡永的住室,夺走了他的手枪和印章,蔡严词质问,后欲夺门而出,被朱用驳壳枪将头砸破,蔡和同屋住的何启光一起被绑走。接着,朱等以通知开会为名把党派去的排以上外地党员干部六七十名全部逮捕。在萧县西南张三座楼,吴信容逮捕关押了10余名外地党员干部。 12日晨,吴信容派5名骑兵,“护送”李忠道去吴芝圃驻地东曹庄。李忠道见到吴芝圃后,详细汇报了有关情况。吴芝圃、李忠道为防不测,遂向耿、吴提出要先到附近的一条脊村找人,把有关情况通知区党委、萧县县委和独立团,以免发生误会。当吴、李刚离开洪河集,刘子仁又派骑兵送密信给耿、吴,要他们把吴芝圃、李忠道杀害在洪河里。耿、吴虑及事关重大,未敢下手。待刘子仁得知吴芝圃、李忠道去一条脊后,复又派十几名骑兵追赶,时2人已经走远。 刘子仁把被捕的干部关押到芒砀山区偏北的邵山村一家大院石墙北屋里。监房设四名岗哨,对门架一挺机枪,两节院子又各有哨兵把守,十分森严,院落显然是经过认真选择的。蔡永和周大灿、何启光等领导同志商量如何组织被捕的同志突围。鉴于院落复杂,岗哨多,狱中特意组织了暴动突击队。时间定在13日拂晓。那时月亮刚下山,天还不亮,可以借黑夜作掩护减少伤亡。 凌晨4时许,皎洁的月光滑下地平线,吴生才、孙克祥、梅汉方、丘正基假装去厕所先后出了屋;接着屋内大喊:“冷冷冷,冻死人了。”要求哨兵开门烤火。经反复要求牢门打开了。大家把铺的麦秸集中两堆烧了起来,顿时屋内浓烟滚滚。哨兵怕熏躲得远远的。他们乘机把两盏油灯打灭,又迅速扑灭麦秸火,顿时屋内屋外烟雾弥漫、漆黑一团。大家齐喊:“灯灭了,快来点灯!”哨兵怕黑灯瞎火发生意外,就咳嗽着骂骂咧咧地进屋划火柴点灯。哨兵哪知是计,“嚓”的一声划着了火柴。这火柴一划亮,就是暴动的信号:屋内屋外一齐行动!说时迟那时快,屋内持棍棒等候在油灯跟前的突击队员手举棒落哨兵应声而倒;屋外的突击队员如飞箭离弦解决了院内的哨兵,屋里的同志一齐向门外冲去。 突围中,绝大多数人冲了出去,蔡永、李作舟、吴生才等负伤,周大灿、糜云辉以及组织股长盖卓如、特派员温治平等壮烈牺牲。三营营长陈迎荣突围后,行至永城西南夏桥时,恰遇本营七连从旅部领棉衣归来,陈要把该连带回旅部,正当与几个领导干部商讨之际,刘子仁的亲信、排长姬朝凤开枪将陈和连指导员吴平、连长吴森仁打死,将带队的团参谋长冯胜打伤,胁迫该连回到刘子仁处。 耿、吴、刘叛变,使第四纵队直接损失了近2000人和相应的武器装备,部分地方干部随之反水,不少区乡政权相继变色,根据地急剧缩小,我们的兵源、粮源、财源都发生了极大地困难。导致第四纵队被迫于1941年夏转移至津浦路东,直至1944年春才打回永城。 耿、吴、刘叛变事件后,当地群众把散落的烈士遗体收拢,集中掩埋在邵山的山坡上。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经常到邵山七烈士墓吊唁。1983年初,身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的蔡永将军专程来永城的条河邵山七烈士墓扫墓,深切缅怀长眠于此的曾经的老战友们。并重新调查43年前这次武装叛变,还特意赶到郭楼拜望救命恩人郭相山一家。1997年,永城市对邵山七烈士墓进行了修缮,在墓周围拉起1米多高的院墙,并立碑纪念;2004年,将七烈士墓列为永城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立有保护碑,划定墓地四周50米的保护范围。 2013年初,根据国家民政部统一部署,为了充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让烈士们得到安息,永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邵山七烈士墓迁移工程。先后制定了两套方案,经报请上级领导批准,决定把烈士遗骨迁移到永城市“英魂苑”内集中褒扬。按照既定方案,永城市民政局在陈官庄“永城市散放烈士遗骨集中保护区”重建了一个集体小墓园。 5月30日,永城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组织有关人员奔赴邵山村。雨后的芒砀山格外清新,绵延的群山依然诉说着70多年前曾经血雨腥风的往事,展示着永城大地取得的辉煌成就。民政局工作人员风尘仆仆的到邵山七烈士陵园以后,首先向烈士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悼念仪式,然后,轻轻的逐层把一个个烈士墓冢打开,仔细的分拣着烈士的遗骨,分别把遗骨认真的摆放在棺椁内,并在灵车的护送下,缓缓的到达位于陈官庄的“永城市散放烈士遗骨集中保护区”(英魂苑)内的相对独立的邵山七烈士集体小墓园前。小墓园占地南北长13米,东西宽6.8米;主体工程高0.5米,南北长8米,东西宽6米,主体周围安装有大理石栏杆;碑体总高度3.5米,主碑为大理石石材,碑正面文字“邵山七烈士纪念碑”,背面为“耿、吴、刘”事变经过。主碑后为七烈士遗骨安放处,每个墓设有黑色花岗岩墓志,分别介绍个人简介。主体工程前设有吊唁场地,南北长4米,东西宽6.8米。小墓园整体视觉美观、朴素、庄重、大方。 6月5日,麦收期间的陈官庄,晴空万里无云。为深切缅怀在“耿、吴、刘叛变”事件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由衷的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中共商丘市委组织部和永城市委、市政府举行了隆重的邵山七烈士遗骨安放仪式。参加本次仪式的有:商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侯卫星,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修军、副主任马云,永城市领导付卫平、吴英杰和永城市民政局、党史办公室负责人及陈官庄乡的同志们。仪式由副市长吴英杰主持,中共永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付卫平代表永城市委、市政府讲话。在仪式上,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商丘市委组织部、永城市委市政府、商丘党史研究室分别敬献花圈,整个仪式庄严肃穆。仪式结束后,参加仪式人员分别参观了“永城市散放烈士遗骨集中保护区”建设褒扬情况,并纷纷发表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6月26日,在建党92周年前夕,中共商丘市委组织部和永城市委、市政府在七烈士墓新址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参加仪式的有:中共商丘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昭宝,中共商丘市委常委、永城市委书记吴孟铎,商丘市政府党组成员、永城市市长马富国,永城市领导付卫平、赵志强、吴英杰及永城市党史办、民政局、陈官庄乡负责人等。悼念仪式由商丘市政府党组成员、永城市市长马富国主持。参加仪式的人员首先向烈士默哀三分钟,曾昭宝、吴孟铎分别代表商丘市委组织部和永城市委、市政府向七烈士敬献了花篮,参加仪式的人员集体向七烈士三鞠躬。最后,参加仪式的人员先后步入小墓园进行集体瞻仰。在小墓园内,大家认真拜读了耿、吴、刘叛变事件经过和每个烈士单体碑碑文,提出了如何搞好烈士褒扬的意见和建议。永城市领导既要介绍了整个施工、迁移、安放过程。曾昭宝在与吴孟铎、马富国等交谈中指出“烈士遗骨的集中安放和保存,是党和政府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及形势教育的一个重大政治决策,我们一定要把革命烈士遗骨安放好、保护好,把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褒扬好,并长期坚持”。 建国以后,永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近年来,永城市立足本地优势,积极打造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态之市、长寿之乡“五张名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群众生活平安幸福,城市建设日新月异。2013年,永城市阔步跨入全国百强县前90位,GDP突破400亿元。目前,全市150万人民,正以只争朝夕的创新精神,积极为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排头兵、争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行者做出重要贡献。 (责编:管理员)
中共永城市委办公室主办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承办 永城历史研究会协办 电话:0370—2718365 邮箱:yclsw163@163.com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2012 by ycls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6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