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大战芒砀山发布时间:2014-5-13 14:39:44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601
清朝咸丰年间,捻军在永城除暴安良,杀富济贫,势力发展很快,全县各大集镇几乎都驻扎有捻军。永城在捻的头目主要有:县南苏平楼的苏天福(黑旗总目,后被封为扫北王)、苏天才,县东呼庄的冯震、车集的李月、县西北赵庄埠的赵浩然等,就连芒砀山的山城集也有一支捻军,小首领是余德合。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二月初八日,捻军盟主张乐行、黑旗总目苏天福等配合太平军北伐,一举攻占永城县城。从此捻兵军威大震,到咸丰十年(1860年),山城集在捻的发展有数百人。当时永城知县陈灏听报非常害怕,担心在山窝里捻子发展大了,不好消灭。于是年四月十二日,他带领全县乡勇团练前往山城集剿捻。余德台带兵奋力反击,双方都有伤亡不分胜负。黑旗旗主赵浩然闻讯率千余人开赴山城集支援余德合。援军兵进芒砀山杀得官兵人仰马翻,死伤过半。知县陈灏走投无路,一面急忙派人突出重围向僧王求援,一面仓皇带部分团练骨干逃到夫子山前的文庙固守。文庙俗称夫子庙,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时途经芒砀山遇雨在此避雨,后人在他的避雨洞前修建了文庙作为纪念。陈知县躲进夫子庙惊魂稍定,令人关闭山门重兵把守,随后想道:料你赵老浩(赵浩然的绰号)也不敢打文庙,不然就会留下糟蹋孔圣人的万世骂名。 赵浩然和余德合带领追兵团团包围了文庙,顿时二人确实作了难。孔子乃至圣先师,他有教无类,天下老百姓公认的圣人,我们捻军岂能破坏他的庙宇?可是面对凶恶的敌人焉能放纵不打,一旦僧格林沁统兵来救岂不等于放虎归山,到那时将悔之晚矣!赵、余二人即召集几名谋士商议对策,决定:不用枪战用火攻诱敌出庙,而后一网打尽。 于是捻军站在夫子山避雨洞上向庙内喊话:“清兵听着,我们大捻上千人包围了你们,陈灏快快出来受降,如若不然我们就放火烧庙了。”就这样轮番喊了半天,庙内的官兵纹丝不动。赵浩然气不打一处来,随命手下人点着火把去烧山门。谁知山门外一点火,清兵“哗”的一声都跑入了大殿。赵浩然命令在大殿后点火吓唬敌人。可是无论庙外火光耀天,陈知县就是领兵不动。最后赵浩然万般无奈只好让人把大火把投向庙院,浓烟滚滚,火势冲天,县官怕被活活烧死,急令人向外冲。凡向外突围的不是被枪杀就是被刀砍,团练死伤成堆,庙门外血流成河。知县陈灏化妆成乡勇在数十名团练保护下逃出了重围,险些丢了狗命。 庙内官兵被斩尽杀绝,赵浩然、余德合急令人全力救火。火很快被扑灭,赵浩然和余德合走进夫子庙,当看到大殿外两棵柏树的北面被烧掉了两大块皮,赵浩然心疼的落泪,急忙用水和泥巴亲手糊上两块疤,所以两棵青松才得以 继续生长,至今我们还能看到烧伤的树疤。赵、余二首领进了大殿看到孔夫子的塑像被火熏黑,急忙双膝跪倒祷告道:“孔夫子,弟子为追杀清兵冒犯了圣颜。等我捻军推翻了清朝打定了天下,一定来重修文庙重塑金像。” (责编:管理员)
中共永城市委办公室主办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承办 永城历史研究会协办 电话:0370—2718365 邮箱:yclsw163@163.com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2012 by ycls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6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