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编纂《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二、三卷)的通知发布时间:2014-5-26 9:38:03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4763
各乡镇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及驻永各单位,市管各企业和学校,各人民团体: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发[2010]10号)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为充分发挥永城发党史研究在推进永城经济社会发展中“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全面反映建国以来永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市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按照中共中央要求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统一部署,经中共永城市委同意,决定在全市立即启动《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1949.10—2013.12)》(第二卷、第三卷)各类党史资料征集和编纂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1949年至2013年期间永城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干群开展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情况。 二、征集时限 第二卷:1949年至1978年,第三卷:1979年至2013年。 三、征集对象 全市各单位、各乡镇、社会团体、企业、学校、个人及民间组织等。 四、征集内容 (一)史料。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会议、历史人物、历史文献等相关报告、报道、电函、重要文件、重要总结、工作笔记,特别是重要活动的原始总结、文字资料及照片等。 (二)老干部回忆录和口述史。本人或他人记录整理的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文字材料。 (三)相关理论。主要是永城县(市)委、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等专题。 (四)革命传统实物。革命先驱曾经使用的衣物、军事用具、生活用品及其他;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宣传画报、标语、手册、工作记录等。 四、资料征集、编写方法 (一)建国以来本单位历史沿革。 (二)每个阶段的工作职能及转变。 (三)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字、图片。 (四)专题研究。根据本单位实际,针对每个历史片段写出相对独立的专题文章,特别是涉及本单位有特色的历史事件要认真撰写,经得起历史检验。 (五)形成系统文章。采取专题与系统文章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反映本单位、本系统每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历程(0.5万字至2万字),多角度、全景式反映每项工作的开始背景、过程、成绩、问题、结果、影响,注意人物、地点、时间、数据、表册、经过的正确引用和表述,思想观点要具有公正性、代表性,既不要杜撰歪曲历史,也不要回避历史问题。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即日起至2013年底,做好启动工作。包括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物色抽调和聘请人员,拟定编写纲目,对参与编纂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选送人员参加上级党史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班,掌握必要的编纂业务知识;组织编撰人员到已经高标准完成编纂任务的兄弟市县学习取经。 第二阶段:至2014年上半年,落实分工负责资料的收集,在全面掌握党史资料的基础上修改纲目,召开各类型座谈会,将编写内容和大纲发给老同志、知情者和有关人士,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全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后,报《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编纂委员会审定;进行业务分工,把撰稿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第三阶段:至2014年底,着手进行组稿,反复核实有关史实,对内容补充完善。 第四阶段:至2015年上半年,对初稿进行统稿、修改、校核,经《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编纂委员会审定修改后,形成送审稿。 第五阶段:至2015年底,将送审稿报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最终完成修订并出版。 六、组织领导 中共永城历史第二卷、第三卷记叙的时间跨度长,前进和曲折交织,成就和失误并存,敏感问题多。准确、科学、生动地编写这64年的历史,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编辑部门的艰辛努力。完成这项工作,既是业务工作,又是科研项目,更是政治任务。市委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为主任的编审委员会,编审委员会常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赵志强同志兼任,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亚魁同志具体处理日常事务。 各级党组织也要比照市委的做法,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编审组,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调配充足的人力、物力,建立编审委员会和编写班子,保证必需的专项经费,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各单位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密切配合,确保《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第二卷、第三卷资料征集、专题研究、人物评价、提纲制定、执笔编写、征求意见、报送审查、修改定稿、出版发行等项工作的落实,严把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 实行联络员、撰稿人制度。联络员的职责是:及时报送本单位(系统) 1949年至2013年间应该写入《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第二卷、第三卷的照片和文字内容;提供本单位(系统)熟悉历史的老领导、老同志名单和联系电话,以备调访;提供本单位(系统)的史(志)、内部报纸刊物、统计数据、图表照片及省级以上领导人所作的指示等。撰稿人的职责是:具体整理实施好涉及本单位(系统)系列历史资料的组稿、撰写,参与全市资料的调研、座谈、审定。 七、相关说明 (一)提供资料者须要本着实事求实的原则,在资料上注明作者、领导签字、加盖公章,确保资料客观、真实、可靠。 (二)本次《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资料征集属有偿征集。资料一旦被确认具有参考价值,《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编辑部将对实物原件或文字资料的电子版分类、统一保存,待《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出版后返还,并按规定对提供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对提供重要文献者署名使用。 (三)资料征集、编写中的有关问题由《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编辑部负责解释和处理。咨询电话:张亚魁13598313697,办公室电话2718365。 (四)各单位要于2013年12月10日前把本单位编写组名单及电话报送至市委东南小楼(市委组织部楼下)一楼2104室《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编辑部,电子版发送至zgycls@126.com。 附件1:《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编写组登记表 附件2:《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第二卷专题资料征 集任务分解表 附件3:《中国共产党永城地方历史》第三卷专题资料 征集任务分解表
中共永城市委办公室 2013年10月10日
(责编:管理员)
中共永城市委办公室主办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承办 永城历史研究会协办 电话:0370—2718365 邮箱:yclsw163@163.com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2012 by ycls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6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