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城党史本周大事(3月21日至3月27日)

发布时间:2014-8-1 8:55:44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936

1938年3月下旬,日伪军乘汽车30余辆“扫荡”龙岗地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团二营配合王化荣部第五团痛击敌人,敌伤亡惨重,向永城、商丘撤退。

1948年3月,县委决定精简机构,撤销区级通讯员,每区脱产人员不超过30人。

1949年3月26日,雪枫县复名永城县,属皖北行署宿县专署。雪涡县、雪商亳县撤销,原辖区域归还原建制。永城县原22个区,通过撤销合井,建立12个区,计641217人,土地1812990亩。3月,在城隍庙开办青年训练队,招收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150人,学习至10月,结业后均分配了工作。

1952年3月,县供销社设立新式农具推广站,开始引进示范推广新式步犁、耘锄、解放水车、喷雾器等农具。

1953年3月,永城疏浚包河永城段。

1956年3月23日,康允周任中共永城县委书记,丁名俊任副书记兼永城县县长。3月27日,县人民委员会发放救济款 257500元,为 16177户 61635人解决了生活问题。

1957年春,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清理民间私藏枪支、弹药、金砖、银元、大烟、老海(海洛因)、麻将牌等为内容的“十无”治安运动。经过几个月的清理,全县基本上达到了“十无”标准,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1958年3月27日,引黄工程永城段动土施工。

1961年春,为了恢复发展生产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对因饥饿患有浮肿、子宫脱垂等五种疾病的群众,实行免费治疗。驻郑州人民解放军某部、开封卫校及上海市派来的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各地抢救病人和开展防病治疗工作。

1964年春,全县人民大力开展生产救灾活动。县委组织100多名干部,跑遍全国各地,为本县采购代食品27种2000万余斤。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婚姻法教育。

1979年3月,县委制定了推行“五定一奖”责任制的意见,随后,全县不少生产队开始试行。

1980年3月,开始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干部根据按劳分配、择优升级的原则,按43%的升级面进行调整工资的工作。至10月结束。

1993年3月26日,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县直机关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主要内容和任务是转变职能,继续搞好人员分流。3月,永城县建成“公司十农户”五个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

1995年3月,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使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再次掀起高潮。

1996 年3月25日,永城县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大会在县委招待所召开。

1997年3月21日,永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工作的意见》。3月,永城市农资批发市场建成。主要经营农药、种子、肥料等。到2000年已成为豫皖苏鲁边区最大的农资集散地。

1998年3月24日,永城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议召开。3月23~25日,永城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2000年3月24日,永城市四大家领导前往陈官庄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省驻永城市“三讲”教育巡视组及永城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分别向淮海战役烈士们敬献了花圈,参观了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烈士事迹陈列馆,瞻仰了烈士墓。3月27日,永城市召开反腐倡廉工作会议。

2001年3月21日,永城市召开了“学教”活动对照检查阶段动员大会。这 一阶段共安排30天时间,分六个步骤进行。

2003年3月,永城市决定乡镇教育行政机构减员40%。全市30个教办改为中心校,每个中心校设校长一名,副校长2—3名,未聘人员一律充实到教学一线工作。

2004年3月24日,永城市第一期科级干部进修班、第八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学,60名科级干部和96名青年后备干部进班学习。3月,永城市李寨乡派出所所长李学敏被中央电视台《中国警务报道栏目》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十位警察人物”之一。

2007年3月21日,永城市市长朱明伦做客商丘电视台《热地直通车》栏目,探讨永城“黑白经济”发展战略及未来永城如何持续发展之路。3月23日,永城市基干民兵组织建设“十一五”规划任务部署会召开,对2007年民兵组织整顿时间做了安排。

2008年3月21日,永城市召开组织工作会议。3月24日至28日,永城市全面开展了疟疾休止期服药治疗工作。3月25日,“芒砀山·寻找美丽的中华世界华人摄影大赛”评选会在中国青年报社举行。

2010年3月23日上午,全市政法暨平安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吴孟铎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建设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责编:管理员)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