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城党史本周大事(5月23日至5月29日)

发布时间:2014-8-1 17:55:15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944

1940年5月26日,豫皖苏边区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于涡阳县新兴集举行,参加党政军代表1000余人;大会推选周季方为理事长、张百川为副理事长,彭雪枫为名誉理事长,本县共产党员王卓然和开明人士鲁紫铭、寇超甫被选为理事。

1941年5月,中共泽东地委决定由刘笑萍、丁明道、杨伯勋组成永城县委,联系党员,保存力量,坚持地下斗争。

1945年5月,县农救会在侯楼召开大会,7个区397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选出县农会委员13名,主任阎济民。在此前后,各区乡重新建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和民兵组织。

1946年5月下旬,县委在邱庄召开全县乡以上干部会,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部署开展反奸清算运动。

1950年5月26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永城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265名,部署了新区土改、老区土改复查、剿匪反霸和实行合理负担、生产救灾等工作。

1952年5月,马桥、顺和、城厢、马头等区麦田发现各色病虫,严重影响了小麦生长;县委副书记鲁钟铭带工作队下乡检查,组织力量灭虫、抢救小麦,还抽调专人,采取人工补捉、药物喷洒等措施,成效显著;6月,城东、薛湖、新兴、太丘4个区发现跳绳虫(即蝗蠕虫),谷子、高粱被吃光65%以上。县委立即组织群众扑打,全力就地歼灭,不使虫灾向外蔓延。

1954年5月27日至6月2日,永城县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在县城举行,出席代表360人;会议传达了中国共产党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精神,学习了《增强党的团结》等文件;会议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增强党的团结的自觉性。因灾荒和粮食供应不足问题,全县从4月至5月,不少灾民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及食用代食品中毒现象

1956年5月,地质部华东地质局三二五队在永城地区进行勘测工作,至1958年共打钻孔33个,发现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赋存着具有工业价值的煤层,于1958年9月提交了《河南省永城煤田第一、二井田详细勘探报告》;自此,“永城煤田”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地质报告书上。

1957年5月26日,县委下发了《关于办好农业合作社的七项措施》。5月28日,县委召开县委委员和各部室负责人参加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及省、地委的意见,于5月底开始进行整风学习。5月,地质部华东地质局三二五队及河南永城地质队于永城北部陈集、薛湖、韩道口一带打钻孔10个,其中有3个打到二叠系多层煤,煤层最厚度达2.38米。

1958年5月24日,永城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5月,全县各区、乡、社建立红专大学228处,农业大学93处,综合大学25处,中专68处,学员达28894人。5月底,各区乡社以生产队为单位普遍成立了农忙公共食堂,家庭炉灶被取消,干部社员吃大锅饭;7月1日后,全县农忙食堂开始转向长期食堂;至9月,全县城乡共办起3844个长年公共食堂,参加72483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8.6%,集体柴草烧光,就锯树、毁家具、拆房子作燃料,本单位粮食用尽就去有粮食单位无偿平调,刮共产风。

1959年5月,县委组织5500名青年,分两批到甘肃支边从事农恳,8月初,甘肃省慰问河南支边青年家属代表团来永慰问,西北民族学院歌舞团在县人民剧院作了慰问演出。

1962年5月,县委、县人委按照农村人民公社条例60条精神,决定在全县开始实行自留地、开荒地和借地政策,自留地、开荒地收入不计口粮,借地定产部分参加分配,超产归己。

1966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借地、开荒地由生产队收回,自留地交生产队统管。

1963年5月,我县连降大雨,尤其21、22、28、29日四次大雨,平地积水尺余,全县被水包围村庄1343个,倒塌房屋21000间,死2人,伤36人,积水面积达962800亩,其中麦田积水501100亩。本月,全县中小学校开始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各级学校根据条例精神整顿改进工作。本月,全县青少年掀起学习雷锋活动高潮,各单位组织青少年学习雷锋事迹,召开学雷锋研讨会、座谈会等;从此,全县青年工人、农民积极生产,学生奋发学习,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1964年5月,传染病一度暴发流行,河南省军区153、159医院,按照省委、省人委和军区指示,组织一个救灾医疗队来到永城帮助防治疾病。本月,全县兴工疏浚侩河,11月再次疏浚,共挖土方110万立方。

1966年5月24日,根据上级指示,县委发出《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为了领导好运动,县委成立了有11人组成的“文化革命”领导组,县委第二书记陈龙飞任组长。

1974年5月,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烈士陵园扩修动工,次年9月建成,占地200亩。

1975年5月,在芒砀山南麓修复陈胜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历史学家郭沫若为墓碑题写了“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的碑文。5月,在全国“学朝农、迈大步”、“把学校办得越远越好”的形势下,商丘地区把学院办到200华里外的永城县滦湖公社,校名“商丘师范学院”(因对管理不便,不久改名滦湖师范,1978年5月后又改名永城师范)。

1977年5月,连接包河南北的马桥大桥建成通车。

1979年5月,永城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性贫血获省科技成果奖,有效率已达85%以上,治愈率达50%以上,跨入全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先进行列。

1980年5月,县委成立永城县落实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领导小组,由县委统战部具体负责着手此项工作。本月,全县30个公社分别召开党的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公社党委会。

1982年5月23日,暴风成灾,全县有27个公社、640个大队、4100个生产队程度不同的遭受风灾,揭屋顶、倒塌房屋32000余间,死亡社员一人,折断或刮倒农用电杆1700余根,刮断成材树60849棵。

1984年5月27日,县委发出《关于建立健全县直单位纪律检查机构的通知》,要求县直凡建立党委的单位要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设党组的单位要建立党的纪律检查领导小组,纪检会、纪检组要配备专职干部一至二人。

1986年5月25日,县委下发《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若干规定》。

1987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悌云来到永城县葛店煤矿进行视察。

1991年5月24日,我县普降大到暴雨,连续10天,雨量一般在130—190毫米。全县积水面积11.6万亩,小麦倒伏61.5万亩,冲毁桥涵1201座,倒塌房屋15190间,淹死1人,死伤牲畜3990头,全县经济损失达8000余万元。

1993年5月26日,河南省小麦“一优双高”开发现场会暨“三夏”工作会议在永城召开,农业部部长刘江、河南省省长马忠臣、副省长李成玉及省农牧厅和商丘、洛阳等17个地市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还到我县侯岭乡、酂阳乡、演集乡和蒋口乡进行参观,实地察看了我县小麦的生长情况;马忠臣说;“永城小麦良种繁育,高产开发,主题正确,效果显著,在黄淮海中低产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开发中居领先地位。”本月,河南省军区政委张建中来永城市对农村“三个代表”学教驻村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市人武部驻村工作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赞扬。

2001年5月,永城市召开了总体规划修编评审会,通过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总体规划修编方案。本月,河南省委书记陈奎元视察芒砀山文物旅游区。

2003年5月,永城市检察院从快审查一起惊动中央首长的特大拐卖女婴案,犯罪嫌疑人韩青松被批准逮捕;据韩供认,韩伙同他人多次拐卖贩运女婴达40余名。

2004年5月30日,永城市召开学校安全综合治理大会。

2005年5月23至24日,河南省政府在永城市召开重点煤炭和煤化工企业座谈会。省长李成玉说:“要充分发挥河南省煤炭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强力推进,坚定不移地实施煤炭资源整合,搞好煤炭综合利用,提高煤炭加工转化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尽快把煤化工打造成河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河南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月,永城市召开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2006年5月29日,在永城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王建民当选为市委书记,朱明伦、刘国庆当选为副书记,朱传峰当选为市纪委书记。本月,永城市获省辖市待遇。

2007年5月26日,中国作家世纪论坛2007年会暨永城采风活动在商丘天宇大酒店举行。全市粮食直补工作从5月25日正式全面开展,直补标准15元/亩,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为26.24元/亩,补贴面积171万亩。

2008年5月26日,永城面粉企业把最优质的面粉和挂面捐赠出来送往四川地震灾区,此次共捐面粉230吨、挂面50吨、人民币15万元。5月27日,永城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责编:管理员)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