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屏江

发布时间:2015-1-8 15:30:50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5350

刘屏江,永城县北薛湖集人,1907年他出生于一个士绅家庭。刘屏江自幼在薛湖集小学读书,1921年毕业于永城高等小学,同年考入商丘河南省立第二中学,1924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学习,1927年刘屏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夏,刘屏江毕业于北京大学,到陕西省政府任监印,继续做党的工作。1930年受党的指派,刘屏江回到家乡永城,在薛湖集小学以当教师为掩护,领导永城的革命斗争。

1930年冬,中共永城县委书记乔庆寰在县城策动士兵哗变时被捕,党的工作受到损失。中共徐州特委任命张宗孔为中共永城县委书记,刘屏江协助张宗孔日夜忙于整顿恢复党组织、筹建县委会的工作。

1932年夏,中共永城县委在薛湖集刘屏江家里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如何领导农民开展反霸和抗鸦片烟税斗争问题。会后,刘屏江及县委成员分头下乡,传达县委的指示。通过宣传,各地农民很快被发动起来。县城周围的农民在盛税堂等领导下,包围了县城,砸开城门,拥进城里,迫使反动县长熊文熙当众焚烧了烟税征收地亩册,免除了当年的全部烟税。

1932年9月25日,刘屏江、张宗孔、郭子化、刘自章等在永东二区秦双庙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领导农民暴动的计划。在火神店附近徐集的一座破庙里,暴动人员召开了动员会。暴动这天,混进寨里的队员不慎被敌人发觉,当即展开激烈的巷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暴动失败后,敌人在永城各地到处搜捕红军和共产党员,刘屏江被捕入狱后,宁死不屈,百折不挠,从未泄露一句党的秘密,未讲一句有损党的话。敌人无计可施,将刘屏江判以长期关禁。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抗日和释放政治犯。又经党组织与国民党河南省当局的说理斗争,刘屏江等政治犯被释放出狱。刘屏江出狱后遂返回永城县原籍,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之中。

1937年11月,中共苏鲁豫皖特委书记郭子化在江苏省萧县黄口车站召开特委扩大会议,刘屏江作为永城党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会后,刘屏江即返回永城,联络党员,着手恢复党的组织。11月,在县城东关王卓然家召开了党员代表会议。刘屏江在会上传达了中共苏鲁豫皖特委黄口扩大会议精神,决定成立中共永城县工作委员会,刘屏江被推举为工委书记。

11月29日,永城县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动员委员会成立,抗日县长鲁雨亭任主任委员,中学校长丁振东任副主任委员,刘屏江等工委成员皆被选为委员。1938年2月4日,中共永城县工委以县动委会的名义开办了永城县抗日青年集训班,参加的有青年学生、小学教员和社会进步青年等约500余人,集训10天即分配到各区乡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1938年5月12日,永城沦入日军之手。1938年秋,鲁雨亭在芒砀山区组织抗日武装游击队,刘屏江、王卓然、陈建平等参加,他们搜集枪支,动员青年农民参加游击队,还促使鲁雨亭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把游击队列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二十九大队,后编入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为第一总队。

1939年春,彭明治、吴法宪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到达永城县北的芒砀山地区。刘屏江首先与之取得联系,并积极为其介绍情况、当向导、送情报,协助开辟夏永砀抗日根据地,打击日军,消灭汉奸,清除土匪。他还经常来往于永北、夏东各“杂八队”之间,对薛湖地区大股“杂八队”聂开统、聂永熙部做艰苦细致而又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使聂开统部归编了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聂永熙部归编了新四军游击支队。

1940年夏,刘屏江调到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任宣传科长,协助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工作。不久,又调到豫皖苏边区党委宣传部工作。1941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第二次反共高潮,20万大军进犯豫皖苏边区根据地。新四军第四师进行艰苦的3个月反顽斗争失利后,奉命撤往津浦路东休整。刘屏江在随军东撤途中不幸牺牲,时年34岁。

(责编:管理员)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