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税堂发布时间:2015-1-8 15:34:08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5946
盛税堂,原名瑞堂,1903年出生于永城县东北大盛营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家庭。1921年11月,盛税堂参加了进步青年韩子黎、徐九经组织的宣讲话剧团,演文明戏。1925年1月,盛税堂由萧亚珍、苏卓福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冬,西北军冯玉祥部在宿县、永城一带招兵,盛税堂受党组织的指派,报名参加了冯玉祥的学兵团。他在西北军中从事兵运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并与在该军中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的共产党员南汉宸取得了联系,在南汉宸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1928年秋,盛税堂返回原籍。 1928年初冬,根据县委决定,盛税堂参与策动组织了宿县百善、临涣一带农民举行的武装暴动。因事情泄露,团防局早有准备,暴动队伍组织数次强攻未能奏效。双方在叶柳湖激战至黄昏,农民军英勇奋战,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终因寡不敌众,暴动队伍被迫分散向四铺方向突围转移。暴动暴露了党的力量,敌人到处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以更隐蔽的形式开展对敌斗争。 1932年7月中旬,经过党组织的宣传发动,永城二区即组织了数千人的农民抗税队伍,在盛税堂和刘自章等共产党员带领下,手拿大刀、长矛、木棍、木杈等武器,高喊着口号,浩浩荡荡地向县城拥去。经派代表交涉,国民党县长熊文煦吓得赶忙答应“免除当年全部烟税,并当场焚烧了烟税征收地亩册。” 1933年,中共徐州特委、长淮特委先后遭敌破坏,革命斗争处于最低潮的危难时期,盛税堂受命担任中共宿县中心县委书记。1937年1月,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划归中共河南省委领导。10月,在萧县黄口镇召开了特委扩大会议。根据黄口会议精神,成立了中共永城县工作委员会,刘屏江任书记,盛税堂任组织委员。 1938年5月12日,日本侵略者占领永城。为了把这些武装引到真正抗日的道路上来,改造成真正抗日的队伍,盛税堂和刘屏江、王卓然、陈建平等又重新把原抗日工作团团员组织起来,成立几个抗日武装学生队,并派出学生队员进入各杂八队中任职,争取、改造、教育、引导、联合杂八队抗日。在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盛税堂始终与萧县共产党组织保持着联系。他不断来往于永城、萧县、宿县之间,并注意恢复和发展共产党的组织。1938年8月,他在永(城)西北学生队中发展蒋汉卿、唐庸之为党员,在永东学生队中发展李品立为党员,并成立了中共永东支部,盛税堂任支部书记。 1939年1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豫东永城,开辟豫皖苏边区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1939年4月,中共永城县委成立,寿松涛任书记,盛税堂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张先舟任宣传部长。经盛税堂建议,县委将永城的几支学生队统一整编为永城县抗日武装学生大队,盛税堂任大队长兼政委,杨斐任副大队长。学生大队成立后,在盛税堂领导下,活动范围扩大到全县。他们演抗日剧,唱抗日歌曲;搜集枪支,动员青年参加抗日武装,扩大队伍;镇压恶霸汉奸,剿除土匪,打击顽固势力和破坏抗日的一切不良分子;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和胜利成果不断扩大,学生队也扩大到300多人枪。1939年7月,永城县抗日武装学生大队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独立大队,寿松涛任大队长,盛税堂任政委。 1939年9月,永城较大的杂八队窦殿臣部,经过盛税堂多次做争取工作,10月5日,窦殿臣、窦广胜以归顺新四军为名,邀请盛税堂、唐庸之前往驻地蒋楼商谈改编事宜。盛税堂不避危险,深入虎穴,与一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唐庸之、独立大队副大队长杨斐、一区区中队指导员周尚文等前往。宴谈间,窦殿臣欲下毒手,示意暗号被唐庸之发现。唐遂冲出门外,因负伤而被抓回。盛税堂、杨斐、周尚文也奋起反击,英勇搏斗,终因力量太少而被捕。在关押中,盛税堂义正辞严地劝说窦氏兄弟,悬崖勒马,改邪归正。他们无悔改之心,盛税堂痛斥他们是“土匪”、“流氓”“汉奸”。窦匪对盛税堂等人施以捆绑、鞭抽、棒打等酷刑。天黑后,为防新四军营救,又几经转移,复对盛税堂4人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 10月6日深夜,盛税堂4人被押到窦楼南五里之高窑。盛税堂5人痛斥窦氏兄弟是汉奸土匪,残害革命者的刽子手。匪徒们一拥而上,把他们推进挖好的土坑里,棍棒:铁锹一齐向他们头上、身上乱砸乱劈。盛税堂怒骂道“你们这些万恶的土匪、汉奸走狗,总有一天新四军会报这血海深仇的,你们决不会有好下场!”唐庸之也怒斥道“窦殿臣、窦广胜,你们杀害我们几个人没有啥,看你能把新四军的千军万马怎么着?”盛税堂等4位英雄为了抗日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责编:管理员)
中共永城市委办公室主办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承办 永城历史研究会协办 电话:0370—2718365 邮箱:yclsw163@163.com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2012 by ycls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675号-1 |